#ParentLicenses2370
長文一篇,不擅措詞,如有筆誤,還望見諒?
我的孩子是特殊兒童,要覆診的專科不少。過往不少經驗,加上近年醫護人員工作繁重,所以我對醫護人員總是保持感謝和敬仰的心態
可是,今次的事情令我意想不到。更驚訝的是,原來不少家長竟然亦遇過類似情況。最近跟其中一位家長說起時,他憶述自己一年前的相近情況,還是會為自己「害」孩子失去了覆診機會而感到非常難過
我和孩子的覆診期相撞了同一天和同一時間,所以需要更改其中一方的日子。孩子在該科的覆診以觀察為主,而我的是接受治療,所以我便先嘗試更改他的覆診期,打算更改不了他的,便更改我的
在覆診期的早兩天,我依覆診紙上致電醫院,敘述我的情況後,職員即時回覆「OKAY」,還友善地詢問會否介意下次覆診期的相隔日子較久。就這樣,我以為事情解決了
過了兩天,在前往醫院的車程上,我收到了一通電話。電話接通,對方帶點質問的語氣:「係咪XXX家長?」
由於她把我孩子的名字說錯了,我便再次確認一下:「請問係咪要搵XXX嘅屋企人?」
「咁即係妳啦!妳知唔知妳有幾多次無嚟覆診啊?!我哋三次唔嚟就已經會無咗個期,所以唔會再俾期妳㗎啦!妳要約期,就攞封轉介重新排過啦!」
我表示早兩天已聯絡職員更改了日子
她指該職員一定不會承諾我,因為接電話的只是文員,文員只能記下我的要求以作轉達,而那位職員的回應只是意指可以代為轉達而已
「但係,佢話OKAY喎……」
護士依舊指職員的答覆也沒有權力可以作更改。作為病人的我,真的不知道那位職員所說的「OKAY」不代表「OKAY」
跟護士通話的十多分鐘內,也是各執一詞。她指我已更改了七次,而且轉介信快將三年,又說八月時已明確告知不能再作更改。而我則抱著上述質疑,遺憾是我詢問七次的日子以便自己作跟進,她一一都只說看不到日子
我解釋轉介信雖然在2020年末發出,但孩子的第一次覆診是2021年中。當時由於孩子年幼,醫生直言難以作檢查,以觀察為主,所以覆診期會較疏遠。接着迎來第五波疫情,院方甚至勸籲把病人延後覆診期。我當時想,孩子在該科是觀察性質,而醫護當時已疲於奔命,雖然我不知道專科醫生會否受影響,但還是選擇暫時延期,以減輕院方工作量之餘,也是保障孩子健康
當時的職員還道謝我肯願意延期,並補充說疫情期間的調動也會彈性處理,著我別擔心更改的次數會害孩子失去覆診的機會。然而,在今年初起,我的孩子便不斷因病發高燒、嘔吐,甚至在八月時,孩子因高燒不退進了院
在各執一詞的情況下,護士最後給了我一個offer——讓我在兩個小時內帶孩子到醫院去。覆診的醫院是跨區的,當時我已快到達醫院,而且我亦要覆診,實在未能在兩個小時內趕回特殊學校,再接孩子過去
接著,護士指她已幫了我,是我選擇了不前往覆診,她也無能為力。護士再次重覆「文員的回覆不能作準」、「更改了七次」、「八月說了不讓改」、「已經給我多次機會」等等
於是,話題又回到了早兩天的回覆上。我補充:「如果妳係尋日通知我唔可以更改覆診期,我會作出改動。但喺覆診當日,而且已經係原本覆診嘅時間先話我知,我真係無辦法」
及後,她指自己曾在早一天致電過我一次,但我未有接聽,院方亦不會留言。的確,我有一個未接來電,只是那沒有留言,回撥亦未能接通
孩子難以表達自己,所以他的情況一直令我略為緊張,總怕會照顧不周。覆診期是鐵定失去了,但更難過的是,我也開始因著電話中洗腦式的「責任在於我」而感到自己是個不濟的媽媽:怎麼可能更改了七次也不自知?還因自己要覆診而連累孩子失了覆診期!
大哭一場,經親友提醒,我才想起自己一直記下了孩子的狀況,包括進展、病歷、活動等等。我取出了他的病歷檔,便發現跟護士所執拗的「七次」遠有出入,甚至其中至少一次更改是院方因著人事問題而主動提出,我當時也是認為沒所謂便爽快答應了
整理好情緒後,我跟醫院的聯絡主任表示希望再了解事件。開頭,她指自己已了解過,並重申護士的作法是正確的,表示是制度規定。隨後我便把自己所擁有的記錄說出,及提出文員曾真確地回覆了可以。主任說的確未有更改七次這回事,亦知道內部行政存在溝通上的誤會,但她也無能為力,勸籲我盡快取回轉介信
在這件事情上,護士責怪的態度自然令我不好受,但感受更深的是,我當刻真的相信了自己連累孩子失約
或許有人會問:「為甚麼不在一開始便找家人或親戚幫忙?」
事實上,經特殊學校教導下,雖然令孩子在各方面增進不少,但家長仍需各方配合。以我的孩子為例,治療師會鼓勵每天也為他作物理、言語、職業治療等家居訓練。因此,一般見老師、醫生或治療師等,不少家長也希望盡量自己親身前往了解,以便跟進
各行各業皆會忙中有錯,我相信那位護士大抵是擔心被責怪,才情急下說了一些失實的訊息。幸好的是,我一直記錄著相關資料,否則,便真的以為是自己的失誤了
為了此事,我亦聯絡了曾擔任護士的朋友訴說,因為我沒有對機構作投訴的經驗,就怕自己小題大做。沒想到她竟然支持,理由是她之前任職時盡責友善,卻反過來被指責「多事」,以致形成了「唔做唔錯,做錯都要卸」的風氣
聽到她所言的,想起家長們也曾跟我哭訴過類近情況,因為孩子要覆診的專科不少,但明白孩子也不想病,所以便把外界的指責轉移到自己身上,認為自己是「麻煩製造者、挪用公家資源」,容易產生內疚感
跟院方的對話中,我感受到醫護人員或許在很多事情上無能為力,但亦希望藉着我這次事例,勉勵一直在同行的家長。內疚感是來自對孩子的愛護及自身的責任感,如果真的影響了別人,便誠心致歉;但錯不在自己,真的不要鑽牛角尖,別想是自己害了孩子
父母是否愛他們,他們會曉得的!
讀者投稿@F.M.